尬欢网 > 百科 > 正文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概况

2024-10-15 14:25 来源:尬欢网 点击: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概况

芦淞区,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株洲市南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13°6′21″—113°14′28″,北纬27°45′14″—27°51′31″,南邻株洲县,西有天元区,东接荷塘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216.8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1个镇、1个风景区,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29.23万(2017年末)[1]。

春秋战国时期,株洲属楚之黔中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巫中地区为黔中郡,株洲属之。公元前202年,建长沙国,株洲是长沙国领地。1951年,株洲从湘潭县划出成立专辖市。1992年,株洲市市区划分为芦淞等四个行政区。

京广、沪昆2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320和1815国道穿越境内,株洲火车站、湘航株洲千吨级码头、湘江大桥都坐落在区内。芦淞林木繁多,有林地面积近4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工业已形成以服装、食品、交通、航空机械等支柱产业。著名景点有:湘江、大京风景区。2018年10月,芦淞区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位居第96名。

芦淞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6′21″—113°14′28″,北纬27°45′14″—27°51′31″,南北长11.45公里,东西宽10.7公里。地面起伏平缓,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境内濒临湘江东岸,为平原和丘陵地地形。 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8℃,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零下8℃。热量资源充足,无霜期长。年降雨量平均1400毫米左右。

气候

全区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土壤主要为红壤。河溪有湘江及其支流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8℃,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零下8℃。热量资源充足,无霜期长。年降雨量平均1400毫米左右。林木繁多,有林地面积近4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地形地貌

地面起伏平缓,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境内濒临湘江东岸,为平原和丘陵地地形。

大京风景区

景区分仙峰岭、京水湖、屏风岭三大景区,拥有“金轮古寺”、“谷音清溪”、“山水佳处”、“百鸟天堂”四个一级景点,“仙峰胜境”等十个二级景点,“双井清泉”等二十个三级景点,景色各异,各领风骚。景区成立年来,新建了京湖度假村,大京山庄、醉仙楼、栖凤园、京湖酒楼等一系列集食宿、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接待中心,修建了白仙路、婆仙路和部分环湖游路。大京风景区地处株洲市郊东南,位于芦淞区,离市区15公里。大京风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林、禽同生共荣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观与盛极明清的古庙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集游览、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京水湖面近2400亩 。

芦淞服饰城

芦淞服饰城位于株洲市芦淞区北部,中心商圈内,服饰城内有多个商场,高楼林立,市场繁荣,为3A级景区。服饰城步行街四通八达,地下商城设施完备,是株洲的购物天堂。

四月八

“四月八”是纪念一位名叫亚宜的苗族英雄的节日。每到农历四月八日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涌向苗族英雄亚宜战斗过的地方——凤凰落潮 井“跳月”,节日活动有吹芦笙、吹唢呐、赛歌、击鼓跳舞等。赶秋”是苗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每逢立秋日,人们着盛装,聚集禾场荡秋千、赛苗歌、演苗戏、耍龙、舞狮、吹木叶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伴侣。

风土人情

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

耍龙灯

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示团圆。

戏剧

群众喜欢看戏、听说唱,因而地方剧曲种类繁多,流传也广。主要有花鼓戏、湘剧、祁剧、地花鼓、木偶戏、皮影戏、鬼脸戏、渔鼓、丝弦、小调、莲花剧、打连厢、打钱鞭、布围戏、独角戏以及瑶族谈笑等。花鼓戏以小旦、小生、小丑“三小”见长,是群众最喜欢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清顺治年间,由原衡山的“采茶调”和衡阳的“车马灯”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因声腔语言相近,流传地方相通,故统称“花鼓戏”。以后,逐步流入全省其他地区。1983年编修的《中国戏剧.湖南卷》中,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花鼓戏”。湘剧属湖南地方剧的一种,于三百年前由邻近县流入。

芦淞区(3)

湘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包括昆腔、高腔、弹腔、杂腔小调等四种声腔和过场曲牌、打击乐曲。唱腔今以弹腔和高腔为主,尚保存一部分昆腔剧目。舞台语言以衡州官话为基础,结合中州韵规范而成。湘剧的昆腔,格律同于昆曲,但咬字颇具地方特色,上声字依湘南上声字调高唱,使唱腔悠扬清亮。传统曲牌有“粗牌子”、“细牌子”之分,前者古朴粗犷,腔简字多,演唱速度稍快,用唢呐和笛子伴奏;后者细柔婉转,腔繁字疏,演唱速度较慢,以曲笛伴奏。湘剧的高腔曲牌,可分为《驻云飞》、《四朝元》、《锦堂月》、《桂枝香》、《香罗带》、《八声甘州歌》、《锁南枝》、《一枝花》、《驻马听》、《汉腔》等类,分“腔”与“放流”两个部分。腔尾由人声帮腔,打击乐伴奏;放流字多腔少,曲调为朗诵体,由鼓板击拍。高腔由一个人清唱,众人帮腔,不要音乐伴奏,地方特色十分浓郁。衡阳湘剧的弹腔也分南、北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南路唱腔无行当之分,但各行当的演唱风格有所区别。北路生旦分腔,小生与旦行同,净行与生行同。旦腔比生腔高五度。旋律低且深沉,声调凄凉、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