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欢网 > 百科 > 正文

​运十飞机-国人永远的痛!

2024-10-19 09:28 来源:尬欢网 点击:

运十飞机-国人永远的痛!

1970年8月,为了改变我国客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央军委、国家计委以(70)军工字270号文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客机的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该飞机型号后命名为运十飞机。

运十飞机的研制是以上海640所和5703厂为主进行的。1975年基本完成全机发图工作。共设计图纸143000标准页,编写技术条件211份,提供技术报告789份,开展各类课题研究171项,编制并应用计算机程序138项,编写各种技术手册约200万字。运十01架机体于1978年11月顺利通过静力试验,02架飞机于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以后持续五年之久的许多次试飞表明,飞机的基本性能和飞行品质符合设计要求。

中国运十客舱按经济舱布置是178座,混合级布置124座,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小时,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最大航程8300公里,与波音707是同一量级,但不是波音707的翻版。

运十飞机是我国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在研制中采用了近百项新材料,一百多项新标准、新工艺,获得了研制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机体国产化率100%,除发动机向国外采购配套外,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超过96%。它的研制突破了苏联飞机的设计规范,是我国第一次参照美国适航条例FAR-25部标准研制的。整个研制过程全靠中国人自己。同时,运十大量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绝不是象某人所说的是“闭关自守的产物”。

中国在自主研制运十之时,就同步进行了与之配套发动机“涡扇八”的研制。1970年8月立项,1975年6月完成工作图设计及首台涡扇八发动机完成总装,到1982年4月,国产“涡扇八”发动机串装试飞成功。运十的百公里耗油量优于伊尔-62和"三叉戟"飞机。80年代初,"三叉戟"飞机仍是我国民航机队的主力机种之一,运十能在主要性能上超过它,对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的我国来说,其意义非常巨大。

中国运十共试制了两架,一架作静力强度试验,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一架从1980年9月首次试飞完满成功。其后这架运十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试飞,几乎飞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从千里冰封的高寒北国,到气候暖和的南方,从平原到高原,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都留下了运十辉煌的航迹。

中国运十大客机从立项到首飞成功,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这是艰辛的十年,胜利的十年,辉煌的十年。运十研制成功,使我国拥有了自已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能力 ,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掌握了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它是我国航空水平,乃至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

1983年11月17日,《世界经济导报》外刊评论:“运十飞机研制成功,使中国民航工业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短了十五年。”

然而,由于当时主要领导同志基于改革开放初期急于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情况下做出的轻率决定,运十项目下马,改由中美合作制造装配MD80/90。由于没有研制费,02架飞机于1985年2月停飞,目前,该飞机停放在上海大场机场。

“运十”夭折的损失

(1)使我国丧失了发展大飞机的大好时期;(2)使我国基础工业蒙受了重大损失; (3)使中国财政遭受重大损失; (4)使中国综合国力受挫;(5)使优秀人才受到严重伤害。

运十夭折,国人感到痛心啊!但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取证试飞工作全面提速,我们对我国的大飞机再次充满了期待!

全文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