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欢网 > 百科 > 正文

​巴基斯坦前总统布托被处绞刑,遗体被悬30分钟,刑前:我是无罪的

2024-10-25 11:59 来源:尬欢网 点击:

巴基斯坦前总统布托被处绞刑,遗体被悬30分钟,刑前:我是无罪的

1979年4月4日的清晨,位于巴基斯坦首都西南部的拉瓦尔品第,这座曾充当临时首都的城市监狱里,一个男人在警卫的押送下默默走出大门,远处的天际才刚刚露出一抹白色。

他一直抬头看着天空,表情十分复杂,一直等到他慢慢走到那座高大的绞刑架面前时,他才说出了第一句话:“我无罪”。

但这显然只是他自己的陈词,很快绞索便被套上了他的脖子,也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死刑犯人生的最后段落,但他的名字叫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前总理,两年前,他还是国家最高领导人......

1928年1月,阿里·布托出生于信德省拉卡纳县,这个地方现在其实是印度的属地,但在印巴分治前这里又是巴基斯坦的疆域。

此时的印度仍处于英国全面殖民下,不过布托的运气很好,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贵族,不仅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也有着优渥的财富。

因此,布托的少年时期一直接受着高等教育、享受着贵族的生活,受到父亲汗·布托爵士的影响,小小年纪的布托便对政治充满了兴趣,同时心中还对巴基斯坦的独立持积极态度。

逐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布托一直在努力读书,而他的成绩可以说非常优秀,在年仅22岁的时候便考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大学的政治学士学位,随后又进一步到英国伦敦基督教会大学和牛津大学法学院深造。

毕业后的布托一边继续攻关学术,一边在英国名校任教,不仅条件优裕,而且地位崇高,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请他去讲课之前,这所学校甚至从未招聘过任何一位亚洲的讲师。

直到1953年,布托才从国外回到巴基斯坦,仍然在名牌大学担任着自己的法学教授职务,不过同时他也开始为了自己的抱负而逐渐走入政治领域,一年之后便迈出了第一步,被委任信德省青年阵线主席。

年轻的布托锋芒毕露,在志向和能力上都格外突出,所以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不少高层的看好。

而幸运的是,当时的国家总统米尔扎也是他的伯乐,在1955年前后多次提拔布托,连续让他率领国家代表团出席国际会议,布托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逐渐成为了知名政治人物。

而布托政治生涯的一帆风顺还没有结束,当1958年巴基斯坦发生军事政变,新总统上台后,布托的地位非但没有动摇,竟然还直接升任了商业部长,成为了内阁当中最年轻的人,此时他不过年仅三十岁。

此后的布托一直活跃在政界,不管职务如何更替,他在各领域的表现都堪称十分杰出,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政策都很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

但是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开始和印度发生边境冲突时,布托才突然发现,阿尤布·汗这个出身军人的总统,在很多问题上实在太过短浅,和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几番劝阻未果下,布托在1966年直接选择了退出政府。

但布托并不是要归隐江湖,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人民党,本人就任主席,并开始全面反对阿尤布·汗总统。

这一行为当然为政府所不容,于是布托不久后便被逮捕,但这却引发一次全国性的大抗议游行,迫于压力,政府又很快将布托放了出来。

布托虽然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引爆了当时的巴基斯坦社会,他们早就对阿尤布·汗的军政府极为不满,游行并没有就此终止,而是发展成了一场浩大的民主运动,并在几个月后逼得阿尤布·汗引咎辞职下台,把权力交给了另一位军方司令叶海亚·汗。

此时的布托虽然还没有掌握最高权力,但巴基斯坦急转直下的国际形势又帮了他一把——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因为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印度军队很快轻松击败巴基斯坦,并占领了东巴的首府达卡,如今的孟加拉国就此建立。

而刚上台不久的叶海亚·汗当然立即因为战败而卸任,布托则在全国的支持下成为了巴基斯坦的新任总统,掌握了军政一体的最高权力。

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此时留给布托的烂摊子简直不忍直视。

战争并没有结束,东巴已经独立了出去,成为孟加拉国,此外还有大片领土被印军占据着,同时约10万巴军成了印军的战俘,而且继续作战的话巴军也基本没有胜利的希望.....

布托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刚上任便着手回复国内经济,与此同时积极和印度展开谈判,对于刚独立的东巴一样持安抚态度,争取要将损失最小化。

印度时任的总理是英迪拉甘地,这位印度历史上唯一的女总理,因为布托曾对她出言不慎而耿耿于怀,现在趁机抛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条约,这对布托来说显然是尴尬而又难以解决的。

但布托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他先是坚定地拒绝了这个不平等条约,直接放话绝不会签订,然而之后却又对英迪拉总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两个国家的外交当中,很罕见地用真诚打动了对方。

最终经过一个多月的苦苦劝说,英迪拉竟然真的同意了释放全部巴军战俘并退出己方目前所占领的绝大部分巴基斯坦领土,且两国之间的交往基本恢复正常。

毫不夸张地说,在巴基斯坦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够争取到这样一个结果,真的是极为难得,而这当中最大的功臣无疑便是扶大厦之将倾的布托了。

而布托在刚刚回国,接受无数民众的欢呼声时,却直接谦虚地指出这不是他个人的功绩,而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胜利。”

但这并非就是布托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当外部环境逐渐稳定下来,他又开始着手对国内进行改革。

要知道,以前的巴基斯坦在军政府管理下,不仅经济上一塌糊涂,而且人民自然是毫无权利可言的,现在布托决定作出改变。

他的改革从金融、民生、土地、工业等各方面展开,学习的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力度非常之大,在遇到阻力时,他当仁不让地表示,因为自己的改革,他的家族首先就损失了大量土地和财产,但这种改革仍然会持续。

虽然布托要建立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他的理念是相近的,所以当他在任时,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极为密切,甚至于布托在十三年的时间内一共访华了九次。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76年的到访,也让他成为了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位会面的外国领导人。

不过有些事似乎是注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往往是几乎没法避免一个悲剧下场的,或许这就是改革的代价,而布托命运的转折很快也到来了。

布托的改革有两个问题:

第一,他犯下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就是操之过急,成功的改革大多数都是温水煮青蛙,而布托的改革太过暴烈,没有非常全面考虑到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在更多方面有些照搬西方的模式,因此到了最后,改革并不彻底,留下了不少问题。

第二,当时巴基斯坦的资本主义还很猖獗,而且这些资本家的力量很大,布托应该一步步将他们剪除,而不是直接和他们正面对抗,他的改革让这些资本家感受到了太大的威胁,以至于已经开始将铲除布托作为了目标。

于是巴基斯坦开始暗潮涌动起来,那些大企业主、大地主们联合起来,不断制造各种障碍喝意外,让国安及的经济陷入停滞当中,而反动派则趁机发起攻势、制造舆论风波。

但此时的阿里·布托已经被这个国家所抛弃了吗?远远没有。

1977年初,布托在危机下直接宣布提前大选,他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而当那些小人静等着他下台的“喜讯”传来时,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布托所领导的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大选。

凭借自己的正派和绝对威望,布托扳回了一城,反动派们已经急了眼,攻击他选举作弊,开始在各地搞游行、示威,这只是恼羞成怒的表现,所以布托准备先安定军界,再着手安定民间,于是他破格提拔了一位自己的亲信军官作为陆军总参谋长,这个人叫齐亚·哈克。

这是布托所犯下的最后一个错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齐亚·哈克

齐亚·哈克实际上是布托反对派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当他被提拔时,正在谋划一场针对布托的政变,而职位的升高让他得到了最重要的权力。

于是在几个月后的7月5日,军事政变发生了,士兵们迅速占领了首都各处,并很快冲向总理官邸,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警察提前将电话打了进来,但听到消息的布托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直面这一切,于是他很快被叛军逮捕。

齐亚·哈克为了“公正”地处决这位前总理,选择了用公开审判的方法,而罪名则是以前布托曾发动过政治暗杀,但以前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布托竟然在被告席上自己替自己辩护,坚毅的态度和如山的铁证最后让法院不得不判他无罪,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轩然大波。

但军人出身的齐亚·哈克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他很快就随便找了另一个罪名强加在布托身上,将他关押入狱,并在1979年2月正式判处了他死刑。

就这样,巴基斯坦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在1979年4月4日的这天清晨,被这个国家绞死在了拉瓦尔品城外。

纵观布托的一生,他忠诚地为建设巴基斯坦从年轻到年迈,期间还帮助它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布托所推行的改革虽然的确有不少漏洞,但他始终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从未是替自己谋私。

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在民众们都还支持的情况下,在全国面前接受审判,接着被篡权的新政府处死,不能说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即便在整个全球的历史上来说,这也是极为罕见的,但时间终究会证明,他和自己临终前所说的一样。

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