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欢网 > 生活 > 正文

​盐是由什么构成的 盐,也可以这样好看?!

2023-12-07 06:04 来源:尬欢网 点击:

盐是由什么构成的 盐,也可以这样好看?!

盐,我们都不陌生。一日三餐,少了它,食之无味。广义的讲,盐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NH

4

+

)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盐,不仅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需要、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须,也是进行化工、医药、机械等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

图1 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盐,可以使其提味保鲜、色泽明亮,令人垂涎。


图2 饲养牛羊等牲畜,常常需要给其备一块“盐砖”。牛羊舔舐盐砖,以补充生命活动所需的盐分。(作者摄)


图3 我们可以从盐中提取出各种物质,进行工业生产。


可是,你是否知道,盐不仅在餐桌上、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惊喜,更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亮色。今天,就让小编带你去感受那些与“盐”有关的风景,体会盐多“滋”多“彩”的魅力。



盐湖

很多盐都是易溶于水的,如钾盐、钠盐等。存在于岩石中的盐分被雨水、河水冲刷,溶入了水中,随波逐流,最终注入了大海。大海接受着河湖的补给,其中的水可以继续蒸发,随风吹走,但其中的盐,却无法逃离,只能在其中代代积累。因此,海水是咸的。而内陆的湖泊,也遵循相同的规律,盐分只进不出,成为咸水湖。当湖水的含盐量(矿化度)超过35g/L时,就被称作盐湖。我国的盐湖多位于西北高原区,那里天高云淡,空气稀薄,湖水晶莹剔透,如同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图4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含盐量在500亿吨以上。盐在岸边结晶,形成白色的“沙滩”。


图5、6 茶卡盐湖。茶卡,在藏语中就是“盐池”的意思。湖水平静而清澈,映照着天地万物,有“天空之境”的美誉。


盐岩

在历史的变迁中,当含盐高的海洋、湖泊蒸发殆尽,其中的盐分结晶沉淀,这样组成的岩石,就叫做盐岩。纯净的盐岩,晶莹剔透,宛如美玉。这样的盐岩,既可以用来作工艺品,达到可食用标准的,也可以直接用作食盐。开采这样的盐矿,采出的盐就叫做岩盐。

图7 喜马拉雅岩盐,呈淡粉色,色泽透亮,如同水晶,也被称作“水晶盐”。


图8 由盐岩制作的工艺品。(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9 岩盐制作的盐灯。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质,制作的盐灯也光彩照人。


图10 位于巴基斯坦的凯沃拉盐矿(Khewra Salt Mine)中就地取材,用岩盐块建造的“小清真寺”(Masjid,也可以音译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


图11 自然形成的盐结晶,呈方形,重重叠叠,富有层次感。(摄影|刘强)


盐洞、盐穴

盐洞、盐穴,是指在盐岩层中天然形成的、或者是人类进行盐矿开采后形成的岩洞。盐类物质结晶后往往光泽明亮,色彩纯净。因此,在盐层中形成的盐洞、盐穴,往往比我们常见的溶洞还要漂亮。利用盐洞和盐穴,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

图12 盐洞“探险”,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图13、14 盐洞中结晶形成的盐柱,千变万化,形态各异。


图15 伊朗纳姆卡丹盐洞(英:Namakdan Salt Cave),高237m,长度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洞,不同分层的结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斑斓,堪称神迹。(图片来源:itto.org)


图16 伊朗纳姆卡丹盐洞(英:Namakdan Salt Cave)外景,是一座高耸的“盐山”。


图17 位于巴基斯坦的科沃拉(Khewra)盐矿中的一条隧道,隧道四壁上遍布着晶体沉淀物,在灯光的照射下,晶莹闪烁,如同银河繁星。科沃拉盐矿既是世界第二大盐矿,也是一个旅游的胜地。粉红色的喜马拉雅岩盐,就产自这里。(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18 巴基斯坦科沃拉盐矿中遗留的古矿洞,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1526-1857)时代。(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利用盐洞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也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地下宫殿”。


图19 位于波兰的维利奇卡大教堂,是由地下盐矿改造而来。维利奇卡盐矿(Wieliczka Salt Mine)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盐矿之一,自13世纪开始开采,一直生产到2007年才正式关闭,是世界遗产之一。


图20 波兰维利奇卡盐矿示意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盐洞和盐穴不只有观赏性,同时还有益于健康。盐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在盐洞和盐穴中,盐分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随着呼吸被吸入体内,对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盐穴理疗(Speleotherapy)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疗养方式。在医学上,模仿盐穴环境所创造的盐气溶胶疗法(Halotherapy)也成为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手段。


盐丘、盐冰川

盐丘(Salt Dome)是一种很独特的地质构造。位于地下深处的岩盐、石膏等物质密度较低,和上覆的沉积岩层存在重力差异。同时,其黏性又较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岩盐、石膏等向上蠕动,挤入和刺穿上覆岩层,使上覆岩层拱起,盐丘就随之形成。

图21 盐丘的形成。(作者绘)


图22 图正中白色部分,为位于伊朗扎格罗斯山脉(英:Zagros Mountains)中的盐丘。(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23 伊朗卡维尔沙漠中起起伏伏的盐丘。


图24、25 伊朗伊万纳克盐丘(英:Ivanaky salt domes),盐丘在流水的冲刷下,变成尖锐的刀片状。(图片来源:irandesert.com)


图26 位于伊朗的库姆贾法里亚盐丘(英:Jafaryeh salt dome)。(图片来源:visitiran.ir)


在持续的构造力作用下,盐丘中的盐岩被不断的挤出,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盐丘顶部向四处“流淌”。流淌的盐如同冰川一样,缓慢移动,就形成了“盐冰川”。

图27 位于伊朗扎格罗斯山脉(英:Zagros Mountains)的盐丘(棕色丘陵部分)和盐冰川(黑色流动部分)的航拍,盐虽是固体,但也在缓缓的向着山谷低洼处流动。(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28 伊朗扎格罗斯山脉(英:Zagros Mountains)中的盐丘(图正中突起部分)如同火山喷涌一样, “盐浆”不断向四周流动扩散。


图29 右侧山腰处白色部分,为伊朗扎格罗斯山脉(英:Zagros Mountains)中正在流动的盐冰川。(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盐场

柴米油盐,自古就是生活的必需品。人类文明数千年,在和盐打交道的历史中,也创造出了众多令人叹为观之的风景。

在海边、盐湖边,人们修建引水通道,把海水和盐湖水引入盐场,把盐水(又称卤水)在太阳下晾晒。随之水分不断蒸发,盐水也不断浓缩,盐也逐渐结晶析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在天空俯瞰,整齐而又各具风采。

图30、31 一望无际的盐场,如同大自然的调色盘,五彩斑斓。盐场之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


图32 北美洲第一大盐湖——美国大盐湖(Great Salt Lake)盐场俯瞰,色彩分明。


图33、34 盐场劳作的工人,也别有一番风景。劳动者们用勤劳的双手,为千家万户带来了生活的滋味。落日余晖,在阳光的照射下,盐也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图35 现在的盐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在亚洲最大的海盐场——唐山的南堡盐场中,白色海盐堆积高达数十米,如同一座“雪山”。


在没有海水和盐湖的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建晒盐晒盐。在地下盐岩丰富的地区,打一口盐井,向井中注水,溶解地下的盐分。而后把水取出,晾晒制盐。这样的工艺,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图36、37 位于西藏芒康县澜沧江畔的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手工晒盐的盐场。澜沧江汹涌澎湃,盐田临水而建,可以就地取水,注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