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欢网 > 百科 > 正文

​东南地区的历史政权古国

2024-10-25 17:10 来源:尬欢网 点击:

东南地区的历史政权古国

1.越国

越国

越国(公元前2032年[1]—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史记》记载其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国,又称于越,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位于东南方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国君为姒姓越氏。越国前期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省诸暨、东阳、义乌和绍兴周边地区,其早期都城即在该区域内迁移。春秋末期,越国著名君主勾践灭吴国,势力范围一度北达淮水,南入闽台,东濒东海,西达今皖南、赣东,雄踞东南。而勾践本人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越国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被楚国所灭。

越国前期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省诸暨、东阳、义乌和绍兴周边地区,其早期都城即在该区域内迁移,定都会稽(绍兴)。春秋末期,前473年,越国灭亡吴国后,势力范围一度北达淮水,南入闽中,东濒东海,西达今皖南、赣东,雄踞东南。

2.吴国

吴国

吴国,是周王朝的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1]姬姓,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吴破楚入郢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3.东瓯国

东瓯国

东瓯国,前身是东瓯部落,是汉族先民的一支瓯越,位于今浙江省南部。相传为越王无彊次子欧阳蹄所建立的国家,又名东越国。

无彊伐楚失败后,由于其生前未曾指定王位继承人,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越国,次子欧阳蹄(又名欧阳宰勋)在欧余山之南建立瓯越国,以欧阳为国姓。

公元前192年6月[1],汉廷封欧阳摇(即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被朝廷封王的首领。欧摇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等野味海鲜为食的原始生活,瓯地民众为了纪念瓯王驺摇的贡献,把他当作神来供奉,希望他祛灾祈福,保佑人们生活安康。瓯王庙与瓯王府在百姓民间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4.闵越国

闵越国

闽越,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马祖群岛和金门县等地)、粤东(汕潮揭、兴宁五华以外的梅州,以及陆丰碣石镇、桥冲镇、南塘镇、陂洋镇、湖东镇、三甲地区)。该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大败的越国(於越国)人在逃到福建粤东时,与福建、粤东的原住民七闽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214年及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10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闽越王城始建于西元前202年,系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后营建的一座王城。闽越立国后,大兴冶炼业,推广铁器具,发展生产,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闽越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当时铁制农具有犁、锄、锸、镢等;铁制工具有斧、锤、凿、锯、环、环首刀、曲形铁条等;兵器有矛、刀、剑、匕首、镞等;并已使用得相当广泛,普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闽越国已拥有十分发达的冶铁技术。闽越国还有较为发达的建筑业、纺织业、造船业、制陶业和交通业。同时,闽越国的军事力量也相当强大。

5.东吴国

东吴国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6.陈国

陈国

陈国是南北朝最后的南方政权,由于它的国土面积及时间过小或过短无法称作“南朝”。因为当时北方的北周和北齐的综合国力要强过南陈所以它只能算个政权国家而不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

公元557年,梁朝权臣陈霸先在建康接受梁敬帝禅让,建立政权,国号陈。陈朝建立之初,统治范围很小,陈霸先一方面笼络江南士族,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进攻北齐,收复失地。陈霸先在位期间,陈朝政治清明,经济有所恢复,可惜两年后,公元559年,陈霸先即去世。陈霸先去世后,将皇位传给其侄子陈蒨,是为陈文帝,陈文帝继位后,消灭“梁朝”小政权,自此,陈朝成为南朝正统。陈文帝在位时恭俭勤劳,南朝陈国力尚能与北齐抗衡,陈文帝去世后,陈朝发生政权斗争,陈顼废陈伯宗,自己继位,公元573年,陈顼派兵北上伐齐,攻克寿阳,夺回部分土地。陈顼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文治武功,经济发展,国土扩大,南朝陈到达势力巅峰。公元582年,陈顼去世,太子陈叔宝继位,张丽华为皇贵妃。陈叔宝继位后,隋朝已经建立,天下一统的形式已经不容置疑。公元588年,隋文帝派80万大兵伐陈,志在统一天下,南朝陈军队节节败退,公元589年,晋王杨广攻入建康,陈后主躲入井中,最终被俘,南朝陈灭亡。

7.吴越国

吴越国

吴越国(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所建。都城为杭州。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吴越国共有五位君主。

吴越国为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其创建人钱镠为杭州人,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盗;后应募为兵,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昭宗天复二年(903年),封其为越王。904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吴越地域狭小,极盛时,只辖有杭、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另又设有镇海、镇东、中吴、宣德、武胜、彰武等节镇。由于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

九四七年,吴越将胡进思废其主倧,以其主弟钱弘俶嗣位。九七八年,钱俶(因避宋讳,去弘俶之“弘”字)上版籍于宋,吴越亡。从公元八九三年钱镠为镇海节度使算起,至灭亡前后存八十六年。

8.闵国

闵国

闽(909年—945年),五代十国之一,先后定都于长乐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

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位。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死王延翰夺位,并于长兴四年(933年)称帝,建都长乐府(福州),年号龙启,之后闽国政变内乱不断。闽天德三年(945年),南唐于闽国内乱时出兵将其攻灭。

9.南唐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 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958年李璟去皇帝尊号,称江南国主,并向后周称臣; 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灭亡。 南唐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南唐虽偏安于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974年9月,北宋派兵攻打南唐,并于次年11月攻破其首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南唐由此宣告灭亡。

整合不易看官多多关注啊!